随着社会与互联⽹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⼈们更愿意去通过⽹络来取更多的新闻资讯,也有更多的⼈选择在⽹上购物,随
之兴起的电商打开了全新的社交新零售,将⽤户沉淀为粉丝,那么如何构建私域流量呢?什么是私域流量呢?简单来说,是
可以重复利⽤的免费流量,说通俗点就是“⼈”,私域流量不是把⼀个产品卖给10个⼈,⽽是把10个产品销售给1个⼈。私域
流量的本质就是属于你⾃⼰的流量,指的是从公域流量引流到⾃⼰私域流量之中,私域流量是不⽤付费的、⽆限时间使⽤、
任意频次可以直接接触的流量。
⼀、2022年,私域发展对企业的终极战略定位是什么?
(1)2-3年过去,很多⼈依然没搞清楚私域是什么:过去说是 品牌⾃有、任意触达、免费触达或微信内的流量就是私
域,这⾥2个误区
⾮免费触达:任何触达都有成本,可以降成本,但不是0成本。
私域≠微信,微博快⼿抖⾳天猫粉丝也是——区别是触达和变现效率。
私域的战略优势就是⽤户触达和变现效率更⾼。
(2)基于此,私域对企业的终极战略定位,很清晰,4个字:降本增效。
降本:降低后续多次触达的成本(粉丝属性,⼤抵如此)。
增效:提升运营触达效率和转化效率(微信这⽅⾯遥遥领先)。
私域终极战略定位:降本增效——指向利润,⽽⾮仅仅看GMV规模。
⼆、私域搭建的核⼼⽬标是GMV还是⽤户体验?
看你不同的经营阶段以及运营诉求和⽬的:
⽐如你是个新消费品,想快速融资,或者PR,那明显把数字做得漂亮很重要,那可能会更看重GMV、转化率等。⽐如
你是个初创品牌,也还没融资,活下去就很重要,这时候肯定要紧盯利润指标,GMV、转化率等什么表⾯功夫骗⾃⼰意义
不⼤。
再⽐如你是个成熟品牌甚⾄头部⼤牌,那你能要的就更多,⽐如你可以追求GMV规模,毕竟体量和资源在这摆的,搞
⼏个亿问题不⼤,⽐如护肤品、服装、⻝品等很多品牌。
当你⾃⼰有了⼏百万、上千万私域⽤户,你还需要跪⼤主播吗?你还需要给他们全⽹最低价吗?全⽹最低价在⾃⼰的渠
道做⽤户福利它不⾹吗?
也可以追求⽤户体验,⽐如更好的给⽤户在微信或企微做服务,⽼客户怎么运营,新⽤户怎么运营,当然我说的都是切
实研究了⽤户需求并给出他们想要的产品或服务,⽽不是⼀厢情愿的发所谓的⼲货内容去骚扰⽤户。
三、2022年私域布局⼏个关键点?现在开始做需要哪些准备?
22年布局私域关键点和之前我觉得没什么区别,本质是⼀样的,我不信什么今年是啥、明年⼜是啥那⼀套,做业务要
盯着本质看:
⼏个关键点,去年年初我就在提,最核⼼⼀点——先胜后战,⼏个维度来看。
⼀是你的⽼板重不重视——这个不是看他嘴上说说,⽽是看他⾃⼰时间和精⼒是否投⼊(开会等等),还有内部其他业
务跟私域的地位,是配合状态还是私域靠后?
⼆是你的产品和服务,⾏不⾏,尤其是经历过过去1-2年的洗礼,以及新消费创业泡沫那⼀波,好产品的重要性再次凸
显,打铁还需⾃身硬,转化率、复购率如何,本质上还是看产品。
天时地利,⾏业趋势、重视度、认知,都⽐去年⼜上了⼀个台阶,这是⼤好事,所以如果你今年还在纠结和犹豫,那你
⼜跟不上⾏业的步调,你就是最先掉队的那个。
你的操盘团队及其关联团队,及其相应⽅法论,包括外部服务商。
这个很多品牌之前是不服的,觉得⾃⼰可以搞定,看不上服务商,下去折腾⼀圈基本发现事情的复杂程度超出想象,还
是得找服务商,尤其是从0到1的阶段;
相应的,再说回服务商:⾸先,今年服务商梯队肯定也会⼤洗牌,之前抱着赚快钱、追⻛⼝⼊局的,尤其是切代运营业
务的,基本都会转⾏,要么⼲抖⾳、要么不做代运营转培训了。培训简单啊,认知到位,全靠⼀张嘴能说就⾏,今年要选择
培训服务的品牌要擦亮双眼好好选择了。
其次,纯⼯具服务商,⽇⼦也越来越不好过,客户核⼼要的是结果,但结果不是靠⼯具单⽅就能实现的,除了⼯具,他
还需要⽅法、需要会做执⾏的⼈,将来提供的⼀定是个综合的服务。
除了这个核⼼点,再补充2个⼩点:
1、认清现实,放弃幻想:⽼板别想着出钱招⼈给你搞定业务,你问问⾃⼰出得起多少钱,百万年薪给吗?不给的话能
搞定业务的⼈凭啥给你打⼯?肯定⾃⼰⼲了啊。
所以你要做这个事情,要么耐得住寂寞,⾃⼰慢慢摸索,时间⻓;要么花钱请⼈帮忙,不管是服务商还是顾问,要真想
做,花点钱不很正常吗?
别⽼想着做服务的就是想赚你⼀点钱⼀样的⼼态,格局⼩了,这么跟你说吧,真正有能⼒的服务商,客户排队挤都挤不
进来,真不差你这⼀点预算,所以⾃⼰好好琢磨琢磨。
2、别⼀上来就想找代运营:
⾮KA或头部⼤品牌,没资格找代运营。代运营业务⻛险系数很⾼,对项⽬稳定性和预算都有要求,只有头部⼤客户才
能给他们这种安全感。如果你不是这个梯队的品牌,就别寄希望于代运营;要么⾃⼰做,要么找⼈做培训或者带教陪跑,核
⼼是你要培养出⾃⼰的操盘团队。
四、企业如何搭建私域团队+业务体系的阶梯化步骤?
私域团队搭建,刚上⾯简单聊到了⼀点,整体来说如何搭建私域团队,也看你的业务阶段和规模:
头部⼤牌(年营收5亿及以上):直接找代运营服务商即可;
中⼩企业(年营收5000w-5亿:从0到1阶段建议找服务商带教陪跑⼀下,3-6个⽉,快速学习掌握业务落地的逻辑和执
⾏细节,跑完MVP,剩下的可以⾃⼰招⼈来做;
初创团队(年营收5000w以下):不建议优先做私域,先搞好公域起量吧。
尤其是从0到1阶段,⽐较好的搭建逻辑是外聘顾问/操盘⼿+3-5个基础运营,带教3-6个⽉,这个过程中除了梳理你⾃⼰
业务逻辑和模型,更重要的是从你那3-5个⼈⾥⾯可以看出⼀些苗头,哪个⼈有潜质、担负起操盘⼿的任务,这才是带教的
核⼼价值。
如果不能⽤3-6个⽉帮你培养出⼀个七⼋⼗分的准操盘⼿,那带教的意义就少了⼀半。
这3-5个基础运营的⼈选,也不⽤刻意追求所谓的⾏业经验、操盘经历,有经验的反⽽可能不如没经验的好⽤,核⼼是
学习能⼒,学得快、上⼿快才是王道。
所以⽐起有经验的⼈,贵不说,我更倾向于建议选择应届⽣或毕业不到3年的运营,这类⼈⼯资要求不⾼,学习动⼒和
欲望还强,可塑性更⾼。业务的体系化落地步骤的话,我看市⾯上现在私域,都有所谓私域3.0、私域4.0的描述了,具体有
啥区别、要做啥,我也不懂,不知道哪位⾼⼈发明的,我的操盘思路就是第⼀性原理,回归业务本质思考:
第⼀、你要做运营,你要有⽤户吧?所以第⼀步,要思考⽤户从哪⾥来,就是引流的问题。
第二、⽤户来了,是不是要看放在哪⾥、如何更好的留住他们,这就是承接问题。
第三、流量进来了、也留住了,你要变现或者实现别的运营⽬的,就要针对性做运营输出,这就是运营转化问题。
所以这个事情,没那么复杂,考虑那么复杂⼲啥,归根结底就三步:引流——承接——运营转化。
剩下的就是具体看每⼀步该如何实现:
⽐如引流:投放?内容?基本盘引流?(抖快淘线下?)
⽐如承接:放个微还是企微?要不要做⽤户分层?怎么打标签?怎么做⼈设?
⽐如运营转化:适合什么运营模式?需要多少⼈?每天都做什么?等等,多么简单,多么清晰。
五、私域中容易被忽视但很关键的运营技巧?
不太想谈关于玩法、术还有技巧的层⾯,今天聊⼀聊运营过程中很重要,但确实被忽略了的⼀个要素——基本功。为什
么要重视基本功呢?道理很简单。很多时候业务做不好,⼤家复盘对吧,很容易往外求,说服务商辣鸡、我学的⽅法有问
题、⽼师是⽔货等等——总之⾃⼰没问题。
但你有没有想过,很多老师人家教的学⽣有的做的效果很好,为啥就你这效果不好呢?这问题是出在⽅法上吗?我觉得
不是。问题出在明⾯看不到的地⽅。
要么是上⾯说的「先胜后战」你不满⾜,差得远,要么就是你基本功不⾏,就是同样⼀个⽅法,你做出来的效果就是不
达预期,这是基本功的问题。
所以,运营的基本功很重要。那基本功都有什么呢?
很基础,⽐如写⽂案的能⼒——⽤户能不能看懂?
⽐如做物料的能⼒——是不是⾜够能获得⽤户注意?
⽐如AB测试——有没有这个意识和能⼒?
⽐如复盘能⼒——为什么很多坑⼀踩再踩,那你复盘的是啥?
你看这些能⼒跟具体的玩法和⽅法有关系吗?基本没有。这就是基本功。
就是你要吃这碗饭,这些都是及最最基础的素养和要求,基于我刚刚的表述,大家可以评估⼀下⾃⼰团队的基本功O不
OK。
六、2022年私域发展趋势预判及建议指南
(1)真正的品牌私域之路刚刚开始。
过去2年私域声名鹊起,但过去2年有拿的出⼿成绩的⼤多不是品牌打法——品牌⽆所适从,也让很多⼈嘲笑品牌私域
不好做。经过2年洗礼和认知提升,品牌逐渐开始知道这个业务价值是什么,如何更好的基于当前资源来推进,品牌私域会
开始正式迎来快⻋道。
(2)精细化运营能⼒越来越重要。
⼤家都在做私域,用户见得套路越来越多,你还能不能保持很⾼的加粉效率和转化效率?
精细化运营的误区:精细化运营不是⽤户分层、也不是⼩公司才需要的,也不只是运营⼈员才需要关注的。真正精细化
运营其实是效率提升,⽽且是⼤中⼩公司都需要精细化运营,精细化运营也不是运营⼈员天天琢磨抠细节就可以的,它是⼀
种公司战略思维。
(3)对服务商专业度要求更⾼
之前是你说你懂私域、你做的时期跟私域沾边,你就能找到客户,现在不⾏了。
⽐如saas服务商:如果你是纯saas服务商,你只能提供saas⼯具,很多客户现在都不跟你聊,因为他缺的不仅仅是个
⼯具,他要的是⼯具+⽅法+运营⼈员整体的解决⽅案。
培训服务商:⽐如你是做培训的,你之前道听途说随便攒⼀些内容就可以开课,现在⽤户⾃⼰也听了很多课,认知也上
来了,你必须要有实操经验和案例才⾏,如果你讲的东⻄对他没有启发或信息增量,那你就没有⼝碑。
带教/咨询服务商:⽐如你是做带教陪跑的,之前你稍微能做出些效果就⾏,现在也不⾏了,你要做的⽐客户⾃⼰做的
好很多才⾏;甚⾄真正的带教除了帮客户做出效果,更重要是这个能⼒得让客户⾃⼰学会,这个更难。
(4)去经验化、去SOP开始
过去⽆论是⾏业内交流,还是⼤会分享,⼤家都在讲案例、都在分享SOP,现在很多⼊局早的⼈已经觉悟到了,什么
经验案例、什么sop都是浮云,没卵⽤,⾃⼰基本⽤不上,还是实践出真知。
这个观念上的转变正在逐渐渗透,当然⼊局晚的⼈现在还在交这部分学费,该交的学费都少不了,但是交完学费你就知
道了,sop没卵⽤。真正的sop也不是设计和规划写出来的,⽽是边做边总结出来的。
这也意味着一大批靠吃老本、靠sop等标准化物件做服务的⼈,已经越来越没有市场了,必须要不断迭代认知、更新⾃
⼰的技能。